格但斯克

格但斯克

主条目:格但斯克历史和波美拉尼亚历史

格但斯克的历史归属 波兰王国 997–1227

波美瑞利亚公国 1227–1282

波兰王国 1282–1308

条顿骑士团国 1308–1410

波蘭王国 1410–1411

条顿骑士团国 1411–1454

波蘭王国 1454–1569

波立联邦 1569–1793

普鲁士王国 1793–1807

但泽自由市 1807–1814

普鲁士王国 1814–1871

德意志帝国 1871–1918

魏玛共和国 1918–1920

但泽自由市 1920–1939

纳粹德国 1939–1945

波兰人民共和国 1945–1989

波蘭 1989–至今

格但斯克在历史上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自从1308年德意志条顿骑士团征服该市以后的六百多年间,它一直是德意志和波兰两大民族反复争夺的焦点。由于它控制了维斯瓦河的入海口,它是波兰最理想的出海口;同时它也是联结东普鲁士地区和德国大部分领土的咽喉要地。因此波德两国均将该市视为自己的生命线,每次战争之后,失去这座城市的一方引为奇耻大辱,积极备战,于是又引发下一次的战争。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社会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将这里变成一个在国际联盟保护下的半独立的自由市。但这样的解决方案却使得波德两国均无法满意。

以下是曾经统治这座城市的政权列表:

波美拉尼亚公国

编辑

考古学家认为,格但斯克要塞是在980年代由波兰国王梅什科一世所建立。但最近又有人认为997年才是该市的成立日期,因为在那一年,波兰国王波列斯瓦夫一世派圣人布拉格阿达尔贝特为格但斯克居民施洗。

波美拉尼亚格但斯克公爵的徽章

此后,格但斯克是波美拉尼亚公爵统治下的一个波兰割据公国的主要中心。其中最为著名的公爵是斯威托佩克二世,他于1235年左右批准通过了格但斯克的自治宪章,当时该市有2,000名居民。到1308年之前,格但斯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贸易城市,拥有10,000名居民,当时歐洲很少有城市能够达到这样的人口规模。

条顿骑士团(1308年-1454年)

编辑

1308年11月13日,条顿骑士团征服了这座繁荣的城市,制造了格但斯克大屠杀。这次屠杀导致了该市的衰落,并引发了条顿骑士和波兰之间一系列的战争,直到1343年签订和约,条顿骑士承认他们占领的波美拉尼亚是他们从波兰国王那里接受的“救济”。尽管仍然存在一些法律方面关于领地财产归属权的争议,但是这个协议最终确立了格但斯克在1343年成立了市政当局,并发展了波兰经维斯瓦河进口粮食的贸易路线。

在条顿骑士控制的年代,这座城市的规模和贸易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日耳曼人的影响也增加了。德语名称“但泽”逐渐取代了该市的波兰名称“格但斯克”。1361年,但泽成为汉萨同盟成员之一,并成为汉萨同盟中普鲁士和立窝尼亚商圈的首席城市,贸易范围包括普鲁士、波罗的海东岸的条顿骑士团领地、以及波兰和瑞典。

1409年,条顿骑士团和波兰之间又爆发了新的战争,这场战争结束于1410年的古伦瓦尔德之战,该市大部分一度归属于波兰国王直接管理。一年以后的1411年,托伦和约签订,但泽又回到条顿骑士的管理之下。1440年,但泽参与建立了普鲁士邦聯。

1454年,接受波兰保护的普鲁士联邦对1410年坦能堡战役之后条顿骑士团的政策感到不满,十三年战争(1454年-1466年)爆发。在战争中,这些城市依赖骑士团城堡进行战斗,夺取了托伦。波兰国王面临困境,聚集了一支军队,在柯尼兹战役中又被击败。但是随着战事的开展,最终造成条顿骑士团在经济上无法支撑。在战争的间歇,1457年5月25日,该市被并入“王室普鲁士” - 接受波兰王国的保护,同时保持其自治市的独立地位[6][7]。这个海港首次获得进入波兰市场的特权,同时保持与汉萨同盟其他城市之间繁荣的贸易。1466年,条顿骑士团战败,波兰与普鲁士签署了第二次托伦和约,条顿骑士团只保留了东普鲁士的残余领土,但被迫效忠波兰国王,成为波兰的附庸国,称为普鲁士公国,并且被迫割让包括但泽和马林堡、埃尔布隆格和瓦尔米亚在内的普鲁士西部。这些地区和前波美拉尼亚公国以及托伦一起,被称为“王室普鲁士”,在波兰国王之下,但泽、托伦和埃尔布隆格三个共和政体的城市继续享有在战争期间已经部分获得的广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部自治权。其中包括1457年国王卡西米尔四世授予该市的所谓“非常荣幸”(Große Privileg)[8]。

在1470年,为了备战,该市装备了汉萨同盟的第一艘大型卡拉维尔帆船,法国制造的“但泽的彼得”。

在1522年,改革新教牧师雅各·海格开始在格但斯克推行宗教改革。

1569年的卢布林联盟威胁到格但斯克的自主权,在无数的冲突,格但斯克继续声称自主[9]。因此,1576年新国王斯特凡·巴托里宣布沒收但澤的權利,並把波蘭王國的貿易出入口,改設於埃爾布隆格——另一座港口都市。作為反擊,但澤與其同盟的丹麥海軍,輕易的擊敗了波蘭貧弱的艦隊,封鎖波蘭的港口,並暢通了但澤的海運。但是,巴托里的大軍仍持續從三面包圍但擇,這一圍就是六個多月。這樣的局面持續到隔年(1577年)四月,才因巴托里在會戰中大敗但澤陸軍而開創新局。雖然巴托里打算乘勝砲轟但澤市,但卻因但澤軍七月的突擊而毀掉了大半火砲。雙方最終於年底達成妥協:斯特凡·巴托里承認城市的特殊地位和獲前王承認的但澤法;但澤市承認他是波蘭的統治者,並支付了巨額賠款(共計200,000金古爾登)。但澤後來在波蘭與瑞典和沙俄交戰時,繼續保持對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忠誠,並在聯邦需要的時候提供援助。

波蘭國會在1585年十一月26日修正城市法規之後,但澤正式成為聯邦中擁有最多特權的城市。

波兰的王室普鲁士(1454年-1793年)

编辑

16世纪和17世纪是但泽贸易和文化的黄金时代。在波兰国王雅盖隆王朝的卡西米尔四世的皇家宪章庇护下,又有便捷的维斯瓦河内河水运可以连通整个波兰市场,但泽再次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大型国际性海港城市。国际贸易的繁荣,使得这座城市聚集了各个民族的居民:包括德国人、波兰人、犹太人和荷兰人,他们都对这个时期但泽的地位确立和文化繁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得到但泽这个港口,对于波兰的意义相当重大。首先,这直接刺激了波兰粮食的对外出口,促使贵族庄园纷纷建立劳役制庄园,从事商品粮食的生产。波兰的城镇里也出现了类似西欧国家的手工工场。最后,甚至波兰的首都也从维斯瓦河上游的克拉科夫迁到中游的华沙,以缩短首都与港口的距离。

在经历了200多年的黄金时代之后,进入18世纪以后,残酷的战争使得该市经济逐渐失去了活力,走向衰落。

普鲁士王国和德意志帝国时期(1793年-1919年)

编辑

经过1772年-1795年的一系列战争,波兰最终被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大强邻所瓜分。在1793年,但泽正式割让给普鲁士王国,此后直到1919年,这座城市曾经有126年是一座德国城市;其间只有1807年-1815年拿破仑占领期间短期作为但泽自由市存在。

普鲁士将但泽作为其波罗的海舰队的基地,直到1865年后迁到基尔。

1871年,但泽作为普鲁士的一部分加入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但泽自由市(1920年-1939年)

编辑

主条目:但澤自由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战后,根据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的“14点”,协约国同意波兰重新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但如果完全按照民族分布来划分国界,新成立的波兰只能是一个内陆国家,周围又被强大的敌国所包围(德國和蘇聯),将非常不利于它的生存。波兰人根据地理形势,希望重新得到这座城市作为波兰天然的出海口。波兰的愿望得到了协约国的支持。然而,毕竟无法忽视这座城市的绝大部分人口都是德国人的事实,在最终各方妥协的结果——1919年的凡尔赛条约中,规定波兰得到通往波罗的海的狭长的波兰走廊(位于但泽以西,包括格丁尼亚在内),而但泽成立自由市,一个在国际联盟保护下的半独立的准国家。但泽自由市于1920年11月15日正式成立,管理内政的权力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占绝对多数的德国居民手中,但自由市的外部事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波兰的控制。自由市发行自己的邮票和货币,货币上刻有铭文「但泽自由市」,以及该市的东方海运和历史的标志。

1923年的人口统计表明,在但泽自由市的居民中,超过95%的人口为德意志人,而波兰人的比重只有3%[10]。

1923年11月但泽自由市的人口构成

民族

总计

德意志人

德波混血

波兰人、卡舒比人

俄罗斯人、乌克兰人

犹太人

其他

市内

335,921

327,827

1,108

6,788

99

22

77

附近地区

30,809

20,666

521

5,239

2,529

580

1,274

总计

366,730

348,493

1,629

12,027

2,628

602

1,351

百分比

100 %

95,03%

0,44 %

3,28 %

0,72 %

0,16 %

0,37 %

格但斯克的集中市場

但是,无论是波兰还是德国,对这样的安排都并不满意。对于波兰人来说,但泽自由市的存在在事实上阻塞了波兰贸易,加上对定居该市的波兰人的限制,于是波兰政府决定在该市以西波兰走廊的部位新建格丁尼亚港口,不久这个新港口就占据了波兰海运出口总额的大部分份额。而对于德国人来说,失去了但泽和“波兰走廊”地区,就使得德国领土被分成了不相连接的两块,连接德国大部分领土与东普鲁士之间的咽喉被“掐断”,位于“波兰走廊”和但泽自由市之东的东普鲁士成为一片孤岛。当地占多数的德国人甚至无权向其他有争议的地区一样举行公投,决定自己的归属。因此,许多德国人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在战后的德国引起了许多争议和复仇思想。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兼并了捷克斯洛伐克,随即要求波兰归还但泽、并解决波兰走廊问题,获得连接波美拉尼亚和东普鲁士的通道,把德國版圖統一,这个要求立即遭到波兰的拒绝。4月3日,希特勒秘密制定了白色行动计划,准备不惜用军事手段夺取但泽。7月30日,法国外交部长和英国首相张伯伦分别警告希特勒,他如果真的这么做的话,将导致一场战争。但泽危机日趋严重。当然,有关的各国都很清楚,将要发生的这场战争必然是一场世界大战。

西盘半岛的战争纪念碑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

编辑

主条目:但澤波蘭郵局保衛戰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停泊在但泽港外伪装成前来友好访问的德国无畏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號突然炮击驻扎在但泽西盘半岛的波兰军队,1小时后,德军地面部队从北、西、西南三面发起了全线进攻,但泽的战斗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爆发。孤立无援的波兰抵抗者在西盘半岛坚持抵抗了将近一周,直到弹药用尽。许多但泽波兰人和卡舒比人被关进但泽附近的施图特霍夫集中营或在皮亚斯尼卡森林处死。该市随即被纳粹德国收復,并入但泽-西普鲁士帝国大區。

大部分但泽犹太人在战斗开始前夕得以迅速逃离。早在1936年,德国秘密警察已经开始监视波兰人团体,1939年就根据搜集的情报,抓捕名单上的波兰人。纳粹侵入后,对波兰人的大逮捕开始了。战争的第一天大约有1,500人被捕,主要是活跃在社会经济生活和波兰组织的成员的波兰人。9月2日,其中150人被关进施图特霍夫集中营,在那里大部分人最终被杀害。[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的1945年春,德國建立東普魯士軍團企圖保衛但澤,然而苏联红军通過猛烈的攻勢从纳粹手中攻占该市,東普魯士軍團在但澤灣投降。激烈的战斗使得90%的城市在战争期间变为废墟,25%的战前人口死亡。根据雅尔塔和波茨坦协定,格但斯克在普鲁士和德国统治了152年以后成为波兰领土。

二战后波兰的领土变更,白色部份為波蘭戰役後德國吞併的部份

併入波兰

编辑

1945年以后,这座城市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原有的主体居民——德意志人在战争中的死亡率达到25%,幸存下来的德意志居民被苏联红军驱逐到奥得河以西的德国剩余领土(详见奥得河-尼斯河线),取代他们的新居民几乎全部都是波兰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从波兰东部割让给苏联的大片地区,特别是波兰历史名城利沃夫(今属乌克兰)迁来,他们绝大部分都是天主教徒。

格但斯克的老城在战争中几乎完全成为废墟,但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被精心地重建起来,因此仍然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和魅力。在波蘭統一工人黨的领导下,格但斯克被定位为波兰人民共和国的主要航运和工业中心,发展了它的港口和3个主要造船厂。

由于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所推行的德国-波兰和解政策(东方政策),1970年,波兰与西德签订了华沙条约,承认奥德河—尼斯河线是波兰的实际边界。德国与波兰边界问题的最后解决尚要等到1990年11月14日,亦即《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簽署後不久,联邦德国与波兰签署《德波邊界條約》,德国宣布正式放弃对奥德河—尼斯河线以东所有由波兰管理的原德国领土的要求。至此,将近700年来对于格但斯克这座城市归属的长期争议才终于划上了句号。

团结工会

编辑

战后在共产党统治下的格但斯克,由于集结了大批的产业工人,曾经多次成为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发生过多次罢工工人与政府之间的激烈对抗与流血事件。1970年,格但斯克成为波兰反政府示威游行的舞台,最终导致波兰共产党领导人哥穆尔卡的下台。10年后,1980年8月,这座城市的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成为世界闻名的团结工会(Solidarność)的发源地,当时数以万计的造船工人在列赫·瓦文萨的领导下,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大规模罢工行动,与以往历次大罢工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们采取了更加大胆的步骤——组织了一个不受政府控制的独立工会——团结工会 ,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真正独立的政治组织。该组织迅速成为强大的政治势力,在9年后结束共产党在波兰的统治(1989年)的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1990年,瓦文萨当选成为波兰共和国总统。

相关推荐

2026年世界杯巴西队预选赛完整赛程及关键对决一览
在多多牧场,榨取100斤奶需要多久?注意事项详解
世界杯开奖时间?世界杯彩票在什么时间开奖晚上几点
魔兽世界锡矿石哪里多?锡矿石采矿地点分享
日博best365下载

魔兽世界锡矿石哪里多?锡矿石采矿地点分享

📅 06-29 👍 735
黑苹果MacOSX 10.9.3 Mavericks(13D65) 安装教程
365bet线上攻略

黑苹果MacOSX 10.9.3 Mavericks(13D65) 安装教程

📅 07-22 👍 305
千山名字寓意和解析
日博365登录网址

千山名字寓意和解析

📅 07-23 👍 529